安徽亳州,400亩中药材无人农场里,物联网传感器精准调控着亳芍的生长周期;城市上空,无人机将中药饮片精准送往千家万户;电商平台上,亳菊、亳芍等道地药材乘着数据洪流,日均170万件花茶从这里发往全国,更通过跨境贸易网络,走进90个国家和地区。
AI赋能让中药种植更“智慧”
亳州聚焦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通过构建云端服务器、功能体系、AI架构、算法管理系统等技术模块,打造“垂直农场”智慧种植体系。依托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实时采集温湿度、土壤墒情、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对药用植物育苗生长全周期进行智能监控与动态建模,通过算法驱动实现水肥药精准调控、病虫害预警等自动化管理。
亳州还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共建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开展种质资源、种苗繁育、绿色种植等研究课题18项,编制决明子、紫菀、白芷等3种中药材绿色种植技术标准导则。
低空医疗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亳州通过‘低空﹢医疗’技术与智慧化医院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中医药服务迭代升级,构建起‘中医线上问诊、中药智能煎煮、无人机配送到家’的全流程智慧服务体系。”亳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景义表示,当地以科技赋能打通诊疗、生产、配送全链条,打造一站式智能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新范式,预计覆盖全市9家乡镇卫生院,满足50余万基层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互联网﹢”构建中医药“数字丝路”
此外亳州打通“中医药﹢多场景”的融合链路。其中“中医药﹢旅游”养生旅游热,形成“药田观光—炮制体验—药膳品鉴”的深度游线路,并以数字技术重构文化传播场景。
如今,亳州在坚守“辨证施治”核心智慧的基础上,以科技为翼、以产业为基、以民生为导向,构建起“科技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文化、文化滋养民生”的良性循环。
文图选自2025年6月27日 中国医药报 第一版头版(有删减)